Skip to content

挖掘创意

挖掘创意

Quarrying for Ideas

 时间: 5月22号, 周二,                                 

19:00 – 20:30

地点:钟书阁 (静安寺店)

 

作家/Writers: Christian Y. Schmidt (德国/Germany), Colombe Schneck (法国/France), 黄德海/Huang Dehai (中国/China), 薛舒/ Xue Shu (中国/China)

 

四位作家齐聚静安寺钟书阁,为大家带来创意与灵感的心得分享。

在简要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和创作后,四位作家分享了对于“如何获取写作中的灵感”这一话题的看法。

 

长期旅居中国的德国作家Christian首先说到个人的经历。他提到与朋友旅行的经历时说:“我本想由此创作,却无法记住和朋友聊天的具体内容,因此读了很多关于记忆的科学书籍。我发现所有人都在丢失记忆,倘若我们记得什么,那就是我们在创造什么,因此回忆的过程就是创作的过程。”第二个灵感来源是科学书籍,“在写作过程中,我的经历没有用了,故事开始自行发展,人物也活了过来,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是最有意思的一方面”他说,“最后一个来源,是从别人那里‘偷’过来的,比如大卫·林奇(David Lynch) 的电影《双峰镇》。”

 

生长于上海的作家薛舒说道:“灵感这件事情是一种遭遇,而非挖掘。就如在黑夜中行走时踢到一块金子,若事先设定便不可得,可能会踢到石头。”她说清明节去扫墓看到墓碑上的名字时,“就会想象一个刻墓碑的年轻人爱上了一个墓碑上优雅的名字的故事。”

 

法国作家兼导演Colombe 也幽默地称作家是“小偷”,同时也是说谎者,“我会偷家族的故事,同时也会在写作中会改变事实和记忆。”“我的灵感来源于广泛的阅读、来源于家族”。她还提到了她色彩缤纷的公寓、自己的噩梦及由此牵出的家族史。这些都引着她去思考和追寻。

 

文学编辑兼作家黄德海则说:“我个人并不信任创意这件事”他认为,“在创意和灵感之前,是不断询问‘我的心在哪里’的过程。这个询问的过程才走向了创意和灵感。这不是非技术操作的问题。”

 

从生活经验中获得的灵感是否比阅读带来的灵感更好?”

Christian说:“虚构的东西看似比非虚构作品更容易,但事实并非如此。小说虽然不用在意事实,但它有自己内在的逻辑。作者不能发明创造所有的东西,写作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常常站在十字路口,我需要决定哪条路是‘真实的’,真实地忠于这本书的灵魂。”

 

如果没有遭遇,能否像遭遇写出?”

薛舒说:“我们没有办法经历所有的生活,但是人性的相似之处是我们可以抓住的,遭遇是激发我想要创作的导火索。”关于灵感的来源,薛认为“看书只是带来了呈现生活的技术手段,而灵感真正的来源还是生活。生活只是一个开端,故事是虚构的,情感是真实的。”

 

写作会否考的商潜力?”

Colombe的回答是:“零”。“如果我要写一个18世纪的中国水手的故事,那么原因一定是他可以代表我,他是吸引我的。我的写作总是出于自私的理由,我需要自我救赎,我想生活的更好,我想要了解过去、了解我来自于哪里。”她说,“书卖得好自然值得高兴,但不会为了钱而写作。”

 

“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是黄德海引用了孔子的话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他鼓励创作者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文学卑微的骄傲。”他说。

 

分享结束后,观众们热情地提出了问题:

在写作之初,是否会担心不成功?”

Colombe觉得这种担心会一直存在,“开始时、写到一半时和出版时都会担心,写作是个‘可怕’的工作,但同时也拥有自由和快乐。”

 

黄德海则说:“你选择了写作,就和不满足交织在一起,进步时也会不停的发现自己的缺陷。但是写作也会带来一点点东西,即到了某个时刻,像是一个盒子恰好地合上了,虽然只有一瞬,但这一刻的幸福大于一切成功带来的体验。”

 

当被问到写作中如何继续创作时,四位作家都认为,写作需要一种真正的激情。“每天都要去写,也许每天都写不好,但总有一天会写好,但那时你必须还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