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大卫·瓦格纳
著名的德国作家大卫·瓦格纳在中国早已获奖颇多,在文艺界更是饱受赞誉。而近期,随着瓦格纳的小说《生命》精装版与《四个苹果》中文版的发布,他将与中国读者建立起更亲密的联系。
2014年,瓦格纳的小说《生命》(叶澜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获得“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迄今为止,他已经五次到访中国了。
《生命》这本书目前已经被翻译成16种语言版本并在全球荣获多个奖项。它讲述了一个生病住院的男人接受器官移植而得以存活的故事,十分震撼人心。
瓦格纳本人多年前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炎并接受了肝脏移植,正是他自身的经历使得他能够在此基础上构建叙事,再加入自己虚构想像的内容。
曾经,为了找到一种令他满意的写作形式和写作风格,他足足花了五年时间。
瓦格纳说:“我不断写,又不断地删减。《生命》中的故事只不过是我漫长住院时间里一系列故事的缩影。”
“这是一本关于生存和死亡的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人在医院的时光,也是一本关于某个房间的书。其主题多样却又都贴合人生,故而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共鸣。”
无论是在中国的一些活动场合中或是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教室里谈论《生命》这本书时,瓦格纳都无法不对中国人看待死亡的方式感到震惊。因为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人的死亡观简直是大相径庭。
他说:“中国人经常,常常对死亡直言不讳,他们问我死亡的问题、生存的问题。而在德国、欧洲、甚至是整个西方国家,这个话题是一种禁忌,绝对禁忌谈论的。”
“因此,在中国,能看到人们对这本书进行各式解读真的十分有趣。这就像是比较不同的文化,比较读者的阅读心理。”
赋予城市生命
漫步在北京、上海大都市,瓦格纳感觉“我仿佛在参观未来的世界……也许不是每个人的未来,但我却觉得印象深刻。”
瓦格纳原定于今年回上海的大学教书,然而一场新冠疫情导致计划延期。自从他的作品译本出版发行后,他每次去中国,就越能感受到德国人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人民以西方为中心的思维惯式。
瓦格纳说:“事实上,我们对中国一无所知,不了解她的文化底蕴,不了解她的力量,更不了解她的伟大。要不是这本书的译本,我恐怕永远都不知道。”
瓦格纳写作时惯常对柏林进行大量着墨,而他也因为这种把一城一地变为作品中心的能力而出名。当他散步于上海街头时,他注意到这座城市与柏林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尤其是城市快速发展的时候。19世纪晚期,柏林人口翻了五倍,从1860年到1940年,人口更是增长了十倍。而近几十年来,这种高速增长在中国可谓是数见不鲜。
瓦格纳鼓励上海的学生们将这些城市看做写作的主体,细细品味这些城市的韵味,并尝试赋予他们故事。
“当我居住在某个城市时,我就是这么做的,在柏林时如此,现在,我依旧如此。”
《四个苹果》
瓦格纳的小说《四个苹果》同样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叶澜进行翻译。在这本书中,他以超市为背景,并开玩笑道这本书最像一本他的自传了,因为这些年来他频繁进出超市。
瓦格纳说,最简单地理解,这本书是关于“一个在超市里的男人,就在世界的某一处,在这里上演着一切。”
但这本书又悄无声息地探讨了一系列其他的话题如:消费主义、消费美学、质疑事物的起源、当代人的碳足迹、监控消费者和当代消费者的意识,这些都使得这本书更具深度。
“某种程度来讲,它也是一本忧郁哀伤的书,因为在这本书中,你看似拥有一切却又永远无法拥有某些东西,因为一切都触手可及,但是你无法买下所有一切。”
“因此,这本书描绘了一个天堂,又或许不是。”
《四个苹果》在世界各地受到好评,也必定会在中国引起广泛共鸣。
屠雯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