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作家的生活—成为一位好作家有“秘方”么?

成为一位好作家有“秘方”么?

是否存在速成秘方,令你成为一位好作家?

北京老书虫,11月23日,08:00pm
作家: 鲁敏(中国), 双雪涛 (中国), Paolo Colagrande (意大利),Marius Burokas (立陶宛)

 

诗人和小说家常被看做是“古怪的人”,他们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等待灵感激发的瞬间。他们当中有些人刻意养成的习惯是,既可以捕捉突然出现的创意,同时又能独自坚持勤奋的写作。

立陶宛诗人及文学杂志编辑Marius Burokas说,“抓住诗歌的节奏”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中国获奖小说家鲁敏表示她会一遍一遍的听她最喜爱的歌单,进入一片内心的净土而不被家庭琐事分神:比如小孩渴了找我要水喝或是妈妈唠叨着让我吃水果。

是否有一些特定的地点或对象更能激发作家的想象力?

对于Burokas来说,这个特定的地点是挂着巨大古老帆布的艺术画廊。画廊里的色彩、阴影和洋溢的忧郁感能放飞他的想象力。

对于鲁敏,生活就是她的实验室和灵感源泉。她表示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任何一段经历都能写成一个故事。

意大利小说家Paolo Colagrande 就此观点回应:作家可以就生活中任何一个细节创造一个新世界。

他补充说道:要做到这点,一个作家需要经历像永远进行空中飞人表演的杂技演员(就算马戏表演结束了也不能停止)那样痛苦的过程,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做的每一件事,每一项经历,每一个观察都与我们的写作相关。

如果像Colagrande所说,写作是一项“耗尽一切”的工作,那么一个作家怎么平衡工作生活呢?那些依赖于一份日常工作谋生而同时有志于写作的人,是不是只能选择其中之一呢?

鲁敏说:写作是一种艺术形式,让你“边工作边休息,边休息边工作”。所以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工作和玩的边界就模糊了。“我们全部的时间都在工作。但我喜欢把我自己和工作之间设置一个距离,因为每一个雕塑家或艺术家都需要远距离审视一下他们的作品以看到它的不完美之处。”

获奖小说家双雪涛辞掉银行职员的工作后开始写作生涯,他说:我坚持了很多年写作才迎来好运。我对年轻作家的建议是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紧,要放轻松,先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直接深入到写作过程中。如果你还没有充分的生活过,那么你就没有丰富的灵感来源。

聚光灯之外,作家幕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鲁敏说:你们(公众)永远都看到我们坐在讲台前,讨论书籍和想法的一面,但这并不是我们真正生活的样子。我们与你们一样,面临焦虑,与恐惧抗争。但我们试着深入挖掘并从中找到一些美。所以一个作家的生活是充满了矛盾的。我们需要改变自己去契合很多事物而不失去自我。

(Poornima Weerasekara 报道| 武琪 翻译| 谢文琴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