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击中正确的和弦:寻找叙述的声音—首届中欧国际文学节

首届中欧国际文学节
击中正确的和弦:寻找叙述的声音

三联书店,11月23日,19:30
盛可以(中国),Richard Obermayr(奥地利),Isabelle Wery(比利时)

 

诸多媒介中,小说,始终能对人产生独特的吸引——或是因为,作家们,拥有如此多样的叙事风格。阅读过程中,文本转化为不同的叙事语调,萦绕耳边。正是这些声音,让我们如痴如醉,徜徉书中。作家的癖好、回忆与灵感,也深深影响了读者的体验。
Isabelle Wery在一个法国农场中长大。从小观察着动物的生老病死,于她而言,这其中蕴含丰富的戏剧元素——甚至,丝毫不亚于莎翁的杰作。
Wery认为「这是一种与生活的亲密接触」。人与动物,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面对自然、季节、疾病……
盛可以同样认同这一观点:童年对作家至关重要。和Wery相仿,她成长于中国的一个村庄。而她的第一部小说《北妹》,也打上了故乡的烙印。
童年往事,也启发了Richard Obermayr进行写作。成长过程中,他在家里发现一张从未见过的照片。那是他从未谋面的外祖父——事实上,大家也从未提起他,因为他曾是一名法国战犯。Obermayr发现,自己与他长得极像。于是,这个被遗忘的人身上,似乎浮现出了更多谜团。Obermayr依据这张神秘的照片,构建了系列背景故事——这便是他的第一部小说,同时也是献给妈妈的礼物。
看似寻常的日常生活,也是Obermayr的灵感来源。
「奇迹不是乘飞机穿越大气层」,他说,「而是行走于大地」。
盛可以和Isabelle Wery,都试图为女性平权事业做出努力。盛可以透露,她的下一部小说与代孕母亲相关。Wery则提到,自小生活在天主教家庭,她曾难以那么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身体。在出演《阴道独白》时,这一点尤其明显。
「探讨起身体,剧院是非常棒的所在——戏剧是门有血有肉的艺术」Wery说道。
Wery的演艺背景,影响了她的写作历程,也同样影响了她的写作理念。她用第一人称写作,以此赋角色以生命。盛可以也回忆,在写《北妹》时,她的耳边总是响起非洲鼓点的节奏,这让她的叙述声音富有弹性。那是一部悲剧,语言却诙谐灵巧。她还对几种不同的叙述声音进行了描绘:有的如同流水,有的像是街市喧嚣,还有的,像是脚步声,在万籁俱寂的雪夜中响起。
作家耳边响起的声音,也可能是极富个性的。Wery刚开始构思小说时,被一个微弱的声音捕获。正式动笔前的日日夜夜,那个声音从未停歇,一直对她叙述着,也由此进行了人物的自我构建。
Obermayr正在写作的新作,也始于脑海中一个无形的声音。起初,这是一个男性。与他本人过于贴近,反而束缚了他的想象。于是他意识到,那个「浮现于迷雾之中」的叙述者,必须是女性。
所以这些方式,看上去都别具一格。Obermayr倒也不相信「写作天赋」一说。他这样阐释他的观点:
直到二十世纪,大部分人都认为,蜂后在基因上就与其它蜜蜂有所区分——在君主制时代,这种想法也是十分自然的。然而事实上,现代科研发现,蜂后是后天随机选择的结果,一旦被选中,资源便不断向其倾斜。亦即,每只蜜蜂,都可能成为蜂后。

提问环节(盛可以):

问:我发现,你有七八本著作,但我只知道其中两本:《北妹》和《死亡赋格》。我想知道,你还有什么书是翻译成英文的吗?
答:是的。明年企鹅兰登书屋将更多地出版我的书;还有瑞士语、法语和俄语的译本。

问:你刚才向Wery说起,明年要造访她的故乡比利时。请问您过去做什么呢?
答:我的一些作品即将出法语版,因此明年,我会去那里参加书籍活动。

问:自有记忆起,你读过的第一本书是?
:《古文观止》。这类典籍,培育了我的语感。

(Deva Eveland 报道| 赖达 翻译| 谢文琴 审校)